长城小站 ::   您正在浏览:长城保护 〉专题报道 〉走马长城 —— 山西长城保护现状调查

走马长城
图/文:山西晚报 梁保忠 吕国俊 2005.08~11 整理:带刀行者

走马长城(3)新平堡:一个古镇的前世今生
带刀行者 于2005-11-04 22:15:35发表于长城小站






边疆极冲之地

明代沿长城修建的城堡不计其数,主要作屯军之所,但部分城堡军民混居,天镇新平堡即是最典型的一个。

从平远头向西7公里,即到新平堡镇。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明朝军队在此筑土堡,驻新平路分守参将,隶属于大同镇。直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将天成卫、镇虏卫合为天镇县后,才开始由天镇县管 辖。所以,“先有新平堡,后有天镇城”这句话就成了新平堡人颇骄傲的口头禅。

新平堡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以长城为界。9月2日上午,记者在堡西的镇政府看到,政府西墙外不远即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界。这里历来为“边疆极冲之地”,据《天镇县志》载,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新平堡守备驻军近千人,守边18里,边墩26座,烽火台16座。明成祖朱棣曾御驾亲征,在此地与瓦剌首领顺宁王马哈木决战。

晋北“晋商”故里

新平堡最让人骄傲的历史是它曾经有发达的商贸业。史载,明隆庆年间,设西马市,每年阴历七月初三至十四开集贸易,为明朝“国家级”贸易,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广交会”了。平遥古城被称为晋商故里,而新平堡也堪称晋北“晋商”的故里,这里的大商人虽不像日升昌的老板那样名扬天下,但也称得上富甲一方,他们曾经把店铺开到了二连浩特、俄罗斯等地。

现在,新平堡的北街仍是商贸一条街。街面仅两步宽,但两边店铺林立,商品齐全。令人惋惜的是,古老的店铺建筑已大都被改建或正在改建。在四五十间店铺中,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仅存一间,窗户上的木窗棂仍古色古香。据了解,每年的阴历五月十八,这里都要开物资交流大会,周边冀、蒙的村民纷纷来赶集,很是热闹。

一万元的照壁

在新平堡村东南角,记者找到了一户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从大门一进去是一堵照壁,上面的砖雕十分精致。往西往东各有一个小门,从西门一进去就看到了主人孙振乾,一个口齿有些不清的68岁老光棍。他告诉记者,现在住的房子是他的祖爷爷买的原明朝参将(新平路最高军事长官)的住宅,而他的太爷爷是做布匹买卖的大商人,“从父亲那一代起就败啦,我们兄弟几人都没咋念书,三个兄弟都在阳高和大同,过得都不太好。”。年近古稀的孙振乾仍靠种地为生,由于生活困顿,他把祖先留下的东西都贱卖了。去年,一个南方人要出一万元买那个照壁,县旅游局局长没让他卖,“他们说那是好东西,留着将来搞旅游时让人们看”。

艰难的旅游开发

与曾经繁华的新平堡相比,现在的新平堡冷落多了。据了解,新平堡镇是天镇县3个贫困乡镇之一,去年全镇人均年纯收入1046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低了600多元。而新平堡镇党委书记杨守亮对开发旅游很是热衷。他说,全县就数新平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天镇有11个城堡,新平堡就占了四个,分别是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平远堡,已全部被列入天镇县旅游发展规划中。但目前由于资金严重不足,规划的实施举步维艰。杨守亮说,如果能把新平堡的明清民居全部修旧如旧,有望将新平堡建成晋北的“平遥古城”。现在最紧要的是采取紧急措施,将居民正在拆毁的古代建筑抢救下来。“凭借长城和城堡这些旅游资源,我觉得新平堡还是大有希望的。”但同时他也很无奈,“最头疼的还是缺钱啊,想开发却没钱投入,长城沿线和我们情况相似的乡镇有很多,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本报记者 梁保忠


山西晚报 2005-09-03
编辑:火箭人
[ 返回 ]

[相关链接]
热爱长城,热爱生活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05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