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寻梦之西林寺塔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看完赵县古城墙,出城前往宋村西林寺,天还没有完全亮。司机侯师傅果然对赵县的一砖一木都了如指掌,说到宋村,大家自然而然聊起了李左车墓,然后又提及了当地流传的廉颇墓,当我告知侯师傅那传闻的廉颇墓实际上乃是西汉墓时,他显然还是有一些失望。沿途看到磕头机在工作,20世纪末在赵县境内发现了石油蕴藏,现在是华北油田的一部分。走不远又看到平地之上有一个大工厂,问及侯师傅得知乃是中德合资的造纸厂,大毛顿时非常气愤,造纸厂会对当地的水源的造成很严重的污染,果然,路过的小河水都漂浮着厚重的白沫。赵县,我们久仰的这所故城,尴尴尬尬地生活在石家庄的东南方,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当年的盛景呢? 不由又是一番感慨。
过宋村就看到了西林寺塔矗立在寒风中,精神抖擞。朦胧的天色映照着它的身影,瓦解了些许工业时代的现实与冷酷。塔下是曾经高大的商周遗址,而今残土只有大约6米高的样子了。宋村西林寺,俗称白佛寺,就建造在曾经的遗址之侧。寺早已无存,仅留下一座砖塔,1984年12月被赵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塔附近有一块方柱碑,上刻“西林石佛寺住持普明净慧大禅师桂岩长老塔铭”等字,知此塔应是为桂岩禅师而建。而今升为省保。
塔虽已无寺,却因此地柏林禅寺的法脉流传得以香火继承。上高坡之前,可以看到立着两块木牌,用红色的字写着“西林禅寺”,牌子下有一个小龛,敬重之感顿时油然而生。这样一处荒郊,还有这样周到的设置,纵然佛教已遭遇沦丧,却依然还有细微的光芒温暖着那些村民。
走过小路绕过一所房屋,可见宋村商周遗址的文保碑,可寻遍四周却没有看到西林寺塔的文保碑,不知道是否尚未安放?房屋四周已经是一片农田,三大殿的遗址已经不可见,听说曾有几个大柱础,不知是否天黑,我们未见其踪迹。只能从阡陌中依稀辨别而出当年的样子。然后我们登上土坡,拜谒西林寺塔。
天依然还没有完全亮起来,照相果然非常困难,但不影响考察。侯师傅非常上道儿地从后备箱中拿出手电给我们使用,我的小手电果然还是没起到相应的作用,光太微弱了,照不到塔的上部。塔保存得还算完好,在上土坡之前可看到一块木牌子上写着:爱护古塔,切勿攀登。猜测是当地的居士所为。也可见,这塔是有人在看守着的,不由心情大好!
西林寺塔呈现的外貌与一般的元塔不同,据考证这塔比柏林寺塔被毁之前的原塔还要早67年,建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是桂岩禅师的墓塔,为实心楼阁式砖塔,4层,高约14米,平面呈六角形,塔基每边长2.4米,平面面积约15平方米。塔刹已毁,风铎毁坏大半,大部分斗拱已经脱落,唯砖雕保存尚好。勾栏为万字形。华板上下均有荷叶墩,作为唇盆与地袱。南面勾栏之间有格子门,门上有卷帘两面,卷帘之上为斜菱窗。其做法比较奇特。乃俺所第一次见。北面一层设板门,上有乳钉,门之上也有一个方窗。其余四面都设有窗,只是窗花各异。东南、西北两侧的勾栏与窗之间各有塔铭一块,字迹漫灭不可辨认。其斗拱特色,俺还是比较外行,没看出太多细节之精彩。仅对阑额普柏枋有一些元代做法的认读,有些可惜。
观这所塔,一层的高度占了全塔高的一半,而二三四层大体相等,感觉不是完全的楼阁式,也说不上是密檐式的典型。为此有人将其判为楼阁式,又有人判其为密檐式。个人比较倾向是一种过渡态。元代的建筑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恐怕单一的判断有失准则。
站在塔侧,遥望着曾经的大殿遗址,以及更加久远的商周时代残迹,会觉得冬日的风也偶尔有一些温馨的时刻。西林寺塔的秘密还有很多未曾解答,对于桂岩禅师,我们所知道的也并不多。而今这里“以净为归”,却不知道曾经是否同样为般舟道场?不知道的还有那个年代这片土地这所寺院这座砖塔,曾经让居住在此的人们有过怎样的感动呢?
PS:天未大亮,无法照相。。。嘿嘿!大家凑合理解吧!
阿印于
2008-01-22 19:45:57 发表在分类:
走走停停 中
(49441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