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12-01-17 Tue

读书笔记:戒台阮简

原来戒台寺源于阮简。思及第一代坛主之渊源,明代太监功莫大焉啊!

据之“道孚”载:司礼阮公简。得京西马鞍山废寺。欲兴之。思得大知识主宗风。与议。非师不可。修词致恳。至于再四。不许。后掘地获断碑。阮持碑。泣请曰。碑虽不完。犹可读。惟师寓目焉。师读之。始知眤寺乃辽普贤大师所建。四众受戒之所。师喟然曰。释迦如来。三千余年遗教。几乎泯绝。吾为佛弟子。讵忍视其废而不兴耶。乃幡然而起。于是铲荒夷险。郁起层构。散巳赀以鸠工。择干僧以董役。匠成于心。受规于手。日不笠而寸不屐。趋风望景者。翼如而至。百年废刹。复兴于顷 …… >>


阿印于 14:02:08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3944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12-01-15 Sun

关尉神祠碑铭

白天听大胡子说,徐州有赵子昂《吕梁洪关尉神庙碑记》。不及详 问,回来查之:关尉庙。在吕梁洪之南,元代皇庆二年(1313)建,是为奉祀纪念三国关羽、唐尉迟而建的庙宇。关羽驻军徐州,治水吕梁,唐尉迟疏浚吕梁洪造福百姓。二人皆有功于吕梁,遂把二神君集于一庙“有司春秋以少牢祭之”。元代书法名家赵孟 写有《吕梁洪关尉神庙碑记》,赞述了关、尉二人的治水功绩:“庙成,奉牲酒者争门而入。拜于轩陛之间者,至不能容人之。精神萃聚于此又挟山川之气以自壮,故祷焉辄应,每事必祝。其灵赫然享祀之至,越久而越盛。于此见忠义之事虽千载遗 …… >>


阿印于 13:33:26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3951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11-01-09 Sun

独立小桥风满袖

今天是茅爷爷诞辰115周年,姑且算是纪念吧!
----------------------------------------
独立小桥风满袖
——中国古桥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注释:“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说明桥的最初含义是指架木于水面上的通道。中国古桥,按照类型可分为:浮桥、梁桥、索桥、拱桥。按照作用可分为:栈道桥、纤道桥、阁道桥、园林桥等等。而其所使用的材料又有土、木、砖、石、竹、铁等不同。

中国古桥涵盖着千百年来优秀的技艺:有七千年前的卯隼结构技术、春秋战国有折边拱技术 …… >>



阿印于 20:08:19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39839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10-07-20 Tue

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之大隋卷

赶在最后一天才匆匆赴了这场约会,没有混乱的心绪,没有懊恼的烦心事儿,淡淡的在屋外打了若干电话,将所有的麻烦阻挡在千年之外。一切突然变得沉寂了起来,敦煌那一片曾经繁华的绿洲,瓦解了这个夏天干涸城市的暑意。渐渐已不能用缘分来形容什么偶遇与邂逅,那日的细雨滋润得心有点儿空灵的味道,驱散了若干的浮华与尘嚣,遗留在身体内的是那不变的情愫,历久祢新。
---------
06875 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卷第十六 (西晋)释无罗叉等译 隋写本 天津博物馆

06892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七 (北凉)释 …… >>


阿印于 19:37:48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705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9-04-14 Tue

遥远的距离

总说人家文化侵略我们,可是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又了解多少?看到小日本所列的字帖目录,其他朝代还可以忽略,仅仅是大隋朝,其中就有好几篇,偶至今连印刷本都未见过,不得不一直在擦汗当中,羞愧万分。先不说其他,仅仅说我们距离这个小岛国的基准还有多远的距离啊!唉!偶要好好学习啦!
-----------------
倭国人所列的字帖目录
【隋時代】
1元公墓誌,
2龍藏寺碑,
3龍山公墓誌,
4寧贙碑,
5劉猛進碑,
6鞏賓墓誌,
7啓法寺碑,
8蘇孝慈墓誌,
9張通妻陶貴墓碑,
…… >>


阿印于 01:57:31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860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9-03-20 Fri

黄河河道变迁图

公元581年
来源:台湾史语所



阿印于 23:37:56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5102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2009-02-02 Mon

梁大頭北向,何故?

昨夜讀書,發現一段話,疑惑,今記之,待查證!
博愛湯帝廟前有清康熙卅六年(1697)《重修湯帝廟碑記》:「據前輩相傳,此廟建自韃王時,所以梁大頭北向故也」。
又知河南境內有禹州關帝廟也如此做法,不知道何解?

----
博爱县汤帝庙大殿:
位于县城南12.5公里东王贺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殿之檐柱均为小八角形石柱,柱头覆盆状,覆盆形柱础上雕刻花卉图案,有柱侧脚和柱生起。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使用瓜楞圆栌斗。单材蚂蚱头形的耍头上置齐心斗。殿内彻上明造,抬梁式草 …… >>


阿印于 11:26:46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539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2008-08-09 Sat

“袁江和袁耀的山水楼阁界画”讲座笔记

讲座题目:袁江和袁耀的山水楼阁界画
讲座时间:8月9日上午9:30
讲座地点: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聂崇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笔记者:阿印(粉色GOTOD本)

笔记内容:
一、袁江、袁耀生平传略
1)袁江生平概况:字文涛,扬州人,较长时间在山西作画;有供职宫廷一说;辩证。
2)袁耀生平概况:字昭道,袁江子,扬州人,较长时间在山西作画;也有供职宫廷之说;辩证。

因两袁的生卒年代不详,故此两人之关系有不同说法,父子说,叔侄说,兄弟说。辩证分析如下:
(一)袁江大概生活在康 …… >>


阿印于 18:38:34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295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11-09 Fri

有关柱础的一些学习笔记

看到一张小日本法隆寺柱础的图片,它的柱础为自然石的模样,并非如我们进行过加工。看不懂日文,仅凭猜测,似乎不只是法隆寺为自然石做柱础,这种模式恐怕可以算作是日本古建筑的一个特色。法隆寺兴建于飞鸟时代,南北朝至隋的那会儿,我们已经有了很完整的柱础样式,断没有学而不精不会将石料切割整齐的道理。倘若说是地域原因,则除了日本多地震之外,气候上并无太大的不同。而地震对于建筑的影响,似乎只有中心柱这一项让小日本有了一些好处,自然状柱础与整齐的柱础对地震的承受力应该是相同的。其原因还是不明了,只能待日后查书再作答案了。
…… >>











阿印于 21:11:53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13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07-11 Wed

隋龙藏寺碑影

上次去隆兴寺,穿梭在大悲阁之上,行走在阁道之间,震惊于宋代小木构的华美,玩耍着唐代的风情,却独独遗漏了它——龙藏寺碑。我与它擦肩而过竟然还是失之交臂,不能不感叹那会儿想要见到它的心情果然不够迫切。这次,独独为它而去,在诺大的寺院当中只有它才是我的惟一。

它静静站在大悲阁与慈氏阁的旁边,看着这所寺院经历一代又一代的繁华,盛世的凯歌在它的头顶萦绕,宋代的石碑与它相伴到而今。千年之前,它普普通通,千年之后,它依然不够张扬,朴素而简洁。

隋代流传至今的东西屈指可数,倘若不是近几年发掘了几所隋墓,又有惊 …… >>





阿印于 12:14:24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5202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4) | 标签:  


2007-04-24 Tue

韩国古建几个细节

图1,传灯寺转角(1274~1308)
图2,向日庵石刻(1715)
图3,修德寺窗棂(1308)







阿印于 13:18:43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789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04-14 Sat

爱恋天台庵(之二)

应小虎弟弟的要求,展示天台庵的内部粱架、外部斗拱。

因为村级小庙的规制,故而此庙采用了“斗口跳”的方式,即栌斗口内出华供一跳。现今保留的建筑当中,采用斗口跳方式的好像只有四、五处,而此处的方式又与别处不同,乃一孤例。而泥道栱乃隐刻而成,倒是颇具唐代风格。但天台庵似乎还有一些金代的改动,所以有人认为天台庵不算纯正的唐代建筑。当然,也有人持地方做法的意见。不过,无论如何,即便它不完全是唐代的案例,它漂亮的身姿穿越千年的风采同样让人心动不已:)

ps:《负伤龙门》提到过啊,我的相机到天台庵就没电了, …… >>









阿印于 02:57:25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5158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2) | 标签:  


2007-04-13 Fri

爱恋天台庵

天台庵座落于山西省平顺县城北王曲村口的坛形孤山上。据说,始建于唐代,院的东边矗立着一方唐碑,字迹已漫漶不清。寺内的佛殿平面近方形,宽、深各三间,正、侧两面的明间都偏大,次间仅为明间的一半,是中国现存早期建筑中十分罕见的。檐柱一周都是圆形,单檐简板布瓦,琉璃脊兽歇山顶,柱间施阑额,柱头覆盆式,屋坡平缓,四翼如飞,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风貌。

喜欢这所小庙是显而易见的,源于天台宗的意义已然能够打动我,而其建筑的漂亮更是让人难以呼吸,感觉到了一丝紧张与无错。如同一个女子见到了心爱的男人一般,除了心潮澎湃之外依然 …… >>







阿印于 00:13:02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5523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7) | 标签:  


2007-04-12 Thu

韩国某寺

韩国MM给我传了一张某寺的图片,说某寺的原因是该MM说此乃“法兴寺”,法兴寺乃韩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建于公元8世纪,现该寺已所剩无几,仅有一座七层砖塔,传说后来建造于1704---1755年间的李氏门宗宗宅的主屋就是该寺的遗址。从这些资料上判断,该图片不应该是法兴寺的极乐殿,然而我对韩国古建又不了解,更没亲临考察,自然又不知道该是哪里了。呵呵。虽然百济的工匠技术较之我国自然差了很多,但小殿还是有点儿特色的,权且留作资料吧~哈哈!

附带说一句,纵然它们的建筑不如我们,但不得不承认韩国、日本的古建保护真是 …… >>





阿印于 15:18:07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82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03-24 Sat

与塔之撞见的悸动(7)

No.7
大云院浮图七宝塔
位于大云院南面的山岗上,乃五代时的遗物。初次见到它,也是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湛蓝的天空倒映着朵朵白云,还有它挺立的身躯,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显得那么安静又那么生机昂然。据说,它原来有七级,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有五级了。塔基是八方形,覆盆式莲花池瓣底座,第—层的束腰上雕造飞马、狮子、麒麟、熊等吉祥动物,活灵活现。第二层的束腰上雕合几个伎养乐人翩翩起舞。第三层正面有门,门顶双龙戏珠,维妙维肖;门西侧侍立二天王,神情庄重严肃;周围转角,龙蛇盘旋。第四层雕帐幕低垂,前后都有假板门,第 …… >>



阿印于 20:58:42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77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03-02 Fri

与塔之撞见的悸动(6)

No.6
大圣宝塔
位于山西潞城东北22公里的凤凰山下。据说它建于北宋元佑二年(1087),俗称青龙宝塔。塔身八角七级,高17米,层层飞檐斗拱,节节精雕细刻,累累叠叠,巍峨凌云。塔顶安装有八个铁人,个个威风凛凛,闪闪发光。每个挑角各挂有一只铁铃,总共56只,风吹铃响,叮呤不止。塔旁是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的古庙,山下的漳河水则围绕着塔转了一个圈,放眼望去,葱翠的山包裹着这片圣地,让它的香火持续了千年而没有断绝,一如世世代代在此处繁衍生息的人们。

一级一级的台阶蜿蜒而上,狭小的平台上居然错落有致的 …… >>





阿印于 21:53:54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94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02-28 Wed

与塔之撞见的悸动(5)

No.5
迦陵舍利塔
又称迦陵和尚塔、大觉寺塔,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迦陵舍利塔矗立在大悲堂北侧全寺的最高点,高12米,是覆钵式塔,与北海永安寺白塔的形制相仿。迦陵舍利塔塔基是两层须弥座,下面的八角须弥座刻有仰莲和伏莲纹样,在八个面中心和四周都镶嵌有砖雕,转角处的角柱上有连珠、如意等纹样,其上的圆形须弥座上刻有仰莲和伏莲,束腰处有花草图案。须弥座之上是三层叠涩金刚圈,在上是塔肚,塔肚正面开有壶门,壶门下方有一个由连珠纹装饰的座,壶门周围装饰有火焰纹样,假门 …… >>





阿印于 22:01:28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52393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3) | 标签:  


与塔之撞见的悸动(4)

No.4
皇甫寺塔
位于涞水县城东偏北7.5 公里的皇甫寺村东。塔平面呈八角形, 为十三层密檐式砖结构实心塔, 通高 22 米。塔下有方形台基, 上置八角形须弥座两层, 均为素面,第二层束腰上施四铺座,斗拱承托素面平座,上为塔身。塔身高约4 米, 八角施幢式柱, 南向辟拱券门, 门内设佛龛。东、西、北三面设假门,余四隅为假窗, 阑额部位施一圈如意云头, 普柏枋上施双抄五铺作斗拱每面一朵, 华拱上出批竹式耍头。第一层檐做成砖制椽飞,其余出檐全部为砖叠涩檐。塔顶置八角受花和铸铁葫芦形塔刹。据县志载, 该塔 …… >>





阿印于 21:18:28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894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与塔之撞见的悸动(3)

No.3
西岗塔
位于涞水县城西约一公里的西岗上, 原名不详, 后人因地名而称西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 为十三层密檐楼阁式砖塔, 通高36 米, 须弥座式基座, 下面有八角形砖砌台基。须弥座束腰八角及八面各雕饰腾飞的角柱和间柱, 各柱之间为素面壶门。其上施普柏枋承托平座斗拱, 每面补间斗拱二朵, 为重拱计心造五铺作。转角铺作除两侧面各出 45°斜拱两层外, 与补间相同。二层华拱上置交互斗承托撩檐枋及要头, 其上为勾栏的地栿。平座勾栏的华板纹饰为亚字和曲尺形几何图案, 盆唇和寻杖之间浮雕出缠枝西潘莲、牡 …… >>







阿印于 20:53:37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4997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2007-02-27 Tue

与塔之撞见的悸动(2)

NO.2
镇江塔
位于涞水县城北偏西 11 公里的娄村乡中水东村西, 清水河东岸, 也称水东塔。此塔平面呈正方形, 边宽 2.7 米, 身呈棱台式, 上下收分较小, 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14 米, 第一层为塔身, 南向辟拱形券门, 门楣由汉白玉雕刻而成 , 其上减地浮雕蔓草纹花边, 内刻楷书“ 南无十方诸佛, 南无万万尊菩萨, 南元西方极乐世界”等字。券内置青页岩石槛框, 其右框上阴刻“ 万历二十三年重修”字迹。塔内原设佛龛, 现佛像已不存。七层塔檐采用叠涩方法托出, 砖角向外交错砌筑形似莲瓣。 …… >>







阿印于 21:22:07 发表在分类:大隋印记
(5102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1) | 标签:  


 记录总数22条 页次:1/2 每页:20条 下一页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