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8-01-25 Fri

赵州寻梦之永通桥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由西林寺塔返回,走在商周遗址的高坡之上,天已经开始蒙蒙发亮,那种青色的光芒映照着曾经久远的文明,有一种微微刺痛的感觉。同样的还有我们即将再次前往的永通桥。

周六到达赵县已经去拜谒过永通桥了,奈何天色已晚,施工的场地又着实有一些混乱,没有下到地基处去勘察。周日清晨再次来到这里,有了另外一种风貌。永通桥一带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大公园,以桥为主题。占地527亩,于2003年开工。而今,售票处已经搭建完成,只是内部的水道弯曲景观等等还在慢慢修建中。永通桥首当其冲要完成它的修建,幸好,改动有限。

《赵州县志》记载:永通桥在西门外清水河上,建置莫详所始,以南有大石桥,因呼“小石桥”。1984至1988年永通桥则得到过修缮,并于1986年从桥下出土唐代的桥石构建和刻字,由此考证,桥始建于唐永泰初年(公元765年)。但也有人认为出土的物件颇有隋代风格,其建造年代应该早于永泰初年,被认为是隋末唐初的作品。年代固然众说纷纭,但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是它晚于安济桥,且它沿袭了安济桥的做法,形体又小于安济桥,因此称它为”小石桥“。

既然沿袭了安济桥的作用,永通桥自然也是一座单孔敞肩石桥,大拱肩上设有四个小拱券。这种用小拱把桥肩挖空敞开的方式,是李春的首创,被称为“敞肩拱”,而没有挖空桥肩的则称为“满肩拱”或“实肩拱”。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各加设两个小拱有三大作用: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第三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桥(栏)全长约32.7米,桥面宽度不一,中间为6.2米,两侧为6.7米。西侧略窄东侧略宽,宽窄不超过0.1米。而今修建公园,西侧桥面可延伸至公园内部,尚未修完,估计以桥侧一座保留下来的影壁为界。影壁为清代所建,乃桥头庙的遗迹,据说其庙因修建公园被推掉,在文物部门的紧急呼吁之下,仅留下影壁一面。东侧则至一座混凝土石制牌坊为止,牌坊两面被围墙遮挡。牌坊距离桥颇近,样式比较粗陋,猜测乃是村民于我朝所建。

主拱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由20道纵向并列的拱券石砌成,这样作的好处是,每道拱券都能独立站稳,自成一体。假若一道拱券损坏,不会影响全桥,修护容易。永通桥净跨为26米,其大券直径为18.5米,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得出其高度约为5.34米。敞肩圆弧拱的券小于半圆,从而桥面跨度很小,便于行人车马。其做法均与安济桥相同。据说惟一不同之处乃在于此桥的小券较安济桥的小券比例上稍大。小券的比例大,可减轻桥的压力,又可使水流通过率更大。而永通桥以仿造安济桥而出众,仅在此点之上稍加改动,不由不让人对当时的地貌有一些想象。

永通桥上石刻精美,有“大石桥看功劳,小石桥看花草”的说法。桥面两旁有正方形望柱22根,分为四种雕刻形式:狮子望柱、双宝珠望柱、单宝珠望柱和莲花盆望柱。桥栏杆上雕有河神像,板面上有浮雕,栏板悬置。因为年代久远遭受损坏,部分栏板已经更换为新品,但仍可见早期的一些做法。比如斗子蜀柱。斗子蜀柱是宋以前的作法,元明以后极少见,当年梁思成曾因斗子蜀柱而疑心明正德二年八月(公元1507年)的所重修的栏板乃仿照更早的蓝图。今天我们有幸发掘出土的物件,可以证实梁思成的推论完全正确。也不由更加钦佩梁先生的眼光与学识。

南北两面的小墩上分别雕有飞马和游鱼。在各小券间的撞券石上,都有雕起的河神像,可惜保存得不是十分完好。桥面两侧的帽石雕有团莲,极富装饰性。桥基南北两面的金钢墙上各浮雕一幅神话故事图案,可惜也有些残缺不全,无法辨认清晰。主拱与副拱顶部雕有蚣蝮,蚣蝮为吸水兽,俗称老龙头。小拱上的蚣蝮两侧还有两条肥鱼,着实可爱。

桥东头南面立着文保碑,北面有维修碑,均做成石亭的样式。桥东侧北面还竖了一块赵县的文保提示牌,这块牌子在赵县的各个文保单位均可见到,然保护力度却有些怀疑。

1961年3月4日,永通桥与安济桥一起被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认为永通桥建造于金明昌年间(1190~1195年),为赵人裒钱所建。但俺认为这桥应该算是明代。之前也跟和尚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第一批文保单位的选定还是比较严格的,当时断定这桥为金代,必然是金代滴。当时所据乃元代诗人纳新《河朔访古记》载:“赵州城西门外,平棘县境,有永通桥,俗谓之“小石桥”。方之南桥,差小而石工之制华丽尤精。清波二水合流桥下,此则金明昌间,赵人裒钱而建也。建桥碑文,中宪大夫致仕王革撰。桥左复有小碣,刻桥之图,金儒题咏并刻于下。”但俺认为,桥曾于金、明、清各代修缮。金代记述不详,但明代曾有王之翰的《重修永通桥记》:

“吾郡出西门五十步,穹窿莽状如堆碧,挟沟浍之水……桥名永通,俗名‘小石’。盖郡南五里,隋李春所造之大石……而是桥因以小名,逊其灵矣。桥不楹而耸,如驾之虹;洞然大虚,如弦之月;旁挟小窦者四,上列倚栏者三十二,缔造之工,形势之巧,直足颉颃大石,称二难于天下。……岁丁酉,乡之张大夫兄弟……为众人倡,而大石桥焕然一新……比戊戍,则郡父老孙君张君欲修此以志缵功。……取石于山,因材于地。穿者起之,如砥平也。倚者易之,如绳正也。雕栏之列,兽伏星罗,照其彩也。文石之砌,鳞次绣错,巩其固也。盖戌之秋,亥之夏,为日三百,而大功告成。……父老孙君名寅,张君名历春。”

倘若此文所述确凿,那么明代的大修当已将金代的构件取代大部分。是否金代的构件还存活,没有确切的报告。而我在桥下仰视很久,只怪自己眼神还是太差,无法辨认拱券年代。而目前能够看到的桥上存活的构件,栏杆、栏板、望柱等等最早为明正德年间产物。梁思成先生当年曾经考证过,“现存的石栏板有两类,在建筑艺术上和雕刻术上,都显然表示不同的作法及年代。一类是栏板两端雕作斗子蜀柱,中间用驼峰托斗,以承寻杖,华板长通全板,并不分格的;这类中北面有两板,南面有一板,都刻有正德二年八月(公元1507年)的年号。一类是以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作两格的,年代显然较后,大概是清乾嘉间或更晚所作。”可见,当时在桥面上已经不存在金代的构件了。

其实还有一点存疑,很多人认为永通桥乃仿造安济桥所建,但我认为其实这两者间区别很大。这点跟和尚的意见比较一致,我们俩均认为永通桥受到当时时代的影响,金代或者明代的改建造成它的一些特色。从而让它在某些方面与金代的桥有着相似之处。

德国著名的桥梁美学教授莱翁哈特说:“美可以在变化和相似之间,复杂和有序之间展示从而得到加强”。看过永通桥,不由对安济桥产生了更多的遐想与渴望。

当然,仅仅拥有精神的美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先去吃早餐啦,大毛已经冷得直发抖了,嘿嘿。嗯,值得说一下,此间的面食做得很一般,包子的面都不太发,大毛自认其工艺都比大厨要好。但小米粥还是满好喝滴。恐怕也是民风尚古的一种形式?嘿嘿!











阿印于 2008-01-25 15:57:18 发表在分类:走走停停
(48366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