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9 Thu 缱绻的困意 会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有那么一点儿不平静,强迫症似的反复查看煤气炉、门窗,倾听一切声音,害怕老妈起夜的时候会冻着。全然忘记了春天已经悄悄走近,迎春花已经绽放出娇美的容颜,桃花也在枝头乱掺着。
很害怕别人问起妈妈的病,不知道对方的用心,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开始还能绘声绘色的一痛诉说,已为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有着阶级感情,可看太多丑陋的嘴脸之后就渐渐失去了说话的欲望。推销药或者巫术的大妈大娘大婶子们,想借此沾点儿好处的的叔叔大爷们,压抑自己不能对长辈动粗的拳头,但依然让我无法再微笑下去。几次粗暴的对待之后, …… >> 阿印于
22:35:25 发表在分类: 胡言乱语 中 (4789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研究文献目录 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研究文献目录
文章:
钱宝琮
1.钱宝琮 汉人月行研究[J] 燕京学报1935年17期39—57页
2.钱宝琮 授时历法略论[J]
天文学报1956年4卷2期193—209页
薮内清
1.薮内清 两汉历法考[J] 方从矩译 文化汇刊1941年2卷1期65—79页
2.薮内清 汉代改历及其思想背景[C]
杜石然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 科学技术)
3.薮内清 中国天文学中的五星运动理论[J]
东方学报 Vol26. 京都大 …… >> 阿印于
20:21:08 发表在分类: 流沙墜簡 中 (4951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李玉□ 国立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一期 1996 出版
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出版
引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迄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不但充实了我国宗教、哲学和思想的内涵,也使得我国的文化变得更加多彩多姿。同时,随著佛教的发展,聚集信众的寺院建筑、让人顶礼膜拜的佛教造像、便於讲经说法系念观想的佛教绘画一一应运而生,佛教的东传无疑也丰富了我国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如今我国寺塔林立,摩崖佛窟遍布大江 …… >>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阿印于
20:09:08 发表在分类: 忆古谈今 中 (48637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中国佛寺建筑的结构与特色 内容提要:中国佛寺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早已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古往今来,许多珍贵的建筑实例,都是有赖于寺院才得以保存至今。当我们面对这些宝贵的遗产时,如何保存好现有的佛寺古建,能够“修旧如旧”地使其传诸于后世;在复建佛寺时,选择怎样的式样和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本文就是从佛寺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结构入手。将佛寺建筑(佛殿)的结构与佛殿寺院的结构(布局),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分别从台基、墙柱构架、屋顶三方面叙述了佛殿的结构特色;用廊院式、纵轴式、自由式三种布局方式。概括 …… >> 中国佛寺建筑的结构与特色
阿印于
20:08:02 发表在分类: 忆古谈今 中 (48712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西域行記--バーミヤーン石窟寺院 本資料庫提供慧超往五天竺國傳、悟空入竺記、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南海寄歸内法傳、洛陽伽藍記卷五、繼業西域行程、釋迦方志、法顯傳等書的檢索,並提供バーミヤーン石窟寺院及大佛實測的圖像資料瀏覽。http://www.kanji.zinbun.kyoto-u.ac.jp/~saiiki/
バーミヤーン石窟寺院(大唐西域記卷1:梵衍那國)
クレジット: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考古調査資料。
石窟番號:京都大學中央アジア學術調 …… >> 西域行記
阿印于
15:52:59 发表在分类: 考古調查 中 (48819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梵蒂冈所藏汉籍目录两种简介 梵蒂冈所藏汉籍目录两种简介
作者:荣新江
在早期中欧关系史上, 罗马教廷所在的梵蒂冈无疑是最重要的史料收藏中心。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学者们对梵蒂冈教廷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所藏有关书籍的了解, 远不如对法国国立图书馆、英国图书馆、上海徐家汇图书馆所藏书籍的了解程度, 原因之一, 是梵蒂冈一直没有出版相关书籍的目录。事实上, 早在1922年6、7月间,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教授就编成一部《梵蒂冈图书馆所藏汉文写本和印本书 …… >> 阿印于
15:24:26 发表在分类: 忆古谈今 中 (48770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毛汉光教授访谈回忆录 访问时间:2007年5月5日
访问地点:中正大学文学院008室
访谈记录、整理:黄慧茹
我在十二岁之前的时候,学习环境及功课是很糟糕的。幼年的时候,生长在江山(浙江省江山县),那个地方是靠近江西省、福建省一个很贫瘠的村落,没有办法念书。当我还住在乡下的时候,我的母亲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我是跟着祖母长大,当然乡下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半年地瓜半年米饭,过年过节才有荤菜。抗日胜利时,我年约九岁,我的父亲就把我接到上海去。我到上海去的时候,完全没有办法去上警察子弟学校,因为我祇会讲江山土话,上海话 …… >> 阿印于
14:28:36 发表在分类: 忆古谈今 中 (48346次点击) | 全文 | 评论(0) | 标签:
记录总数7条 页次:1/1 每页:20条
|